與時代逆流
一本直指未來的先見之書
茶源自中國,卻在發展成日常飲品後喪失了曾經到達的高度精神性。自十六世紀千利休以來,日本茶人揉合了老莊思想、禪學,形成茶的哲學。大和民族悟出的「茶道」,由岡倉天心這位日本近代藝術的啟蒙者以詩意流暢的英文向西方傳達。
「偉大的概念藏在微小的事物裡,深遠的世界就在日常當中。」
以茶為中心,茶之書的敘事在歷史、宗教、建築、美學、花道、生死觀等領域自在穿梭,引介東方文明底蘊中流洩的世界觀。一代思想家心中的茶的本質,是「不完全」的美學。
■作者簡介 岡倉天心Okakura Tenshin(1862-1913)
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教育家
日本近代藝術的啟蒙者
本名岡倉覺三,出生於幕府末年的開港地橫浜,自幼接受雙語教育。
8歲被寄養在神奈川的佛寺,跟隨和尚學習《大學》、《論語》等漢學經典與佛學思想。
12歲即進入東京開成學校(東京大學前身),自學《道德經》、《詩經》,17歲成為東京大學文學部首屆畢業生,進入文部省任職。
26歲時籌辦「東京美術學校」(東京藝術大學的前身),翌年擔任校長。日後與畫家橫山大觀、橋本雅邦等人創立了「日本美術院」,晚年任職於波士頓美術館東方美術部門。
在藝術教育方面,岡倉提拔出多位畫壇巨匠,為日本近代藝術開創出新的格局。
40歲的岡倉以英文陸續寫下文化評論三部曲:《東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日本的覺醒》(The Awakening of Japan)、《茶道》(The Book of Tea),分別於倫敦與紐約出版,甫上市即被譯為多國語言,成為西方認識日本與東方思想文化的重要著作。
其中,《茶道》(The Book of Tea)闡述了東方精神的奧義與日本美學精髓,行文詩意,至今仍是世人──包括西方人及日本人──認識東方學的重要經典。
■譯者 王思穎
畢業於東吳日文系,曾於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國研修英日文、華語教學,現為自由譯者。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