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有東西不見。
眼中所見,由大腦完美補足:
斷簡殘篇於是成了宏偉建築,
亡者的作為也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比他們曾經的存在還要璀璨、還要精采。
世界歷史中充滿了許多早已消失的事物,也許是肆意破壞,也許是失落在時間的洪流中。茱迪思‧夏朗斯基以生花妙筆為自然物與藝術品列出一份失物目錄,例如莎芙戀歌、拆除的共和國宮、滅絕的老虎物種,或者太平洋一座已然沉沒的島嶼。故事中的主人翁都是旁觀者,與消逝抗爭,如老人在提契諾森林裡累積人類的知識,廢墟畫家創造了未曾出現過的往昔,年老的葛麗泰‧嘉寶漫遊在曼哈頓,問自己何時可能死去,以及作者夏朗斯基在自己童年的空白中,尋找沒有歷史意識的東德蹤跡。
【12篇故事,一場奮不顧身挖掘人類回憶的文學嘗試】
【南庫克群島】圖阿拿基島、【古羅馬】裏海虎、【本寧阿爾卑斯山】格里克的獨角獸、【地獄谷】薩切堤別墅、【曼哈頓】藍衣男孩、【蕾絲玻島】莎芙戀歌、【貝倫霍夫】貝倫家族的城堡、【巴比倫】摩尼七經、【里克河谷】格來斯瓦德的港口、【翁塞諾內河谷】森林裡的百科全書、【東德】共和國宮、【奢湖】基瑙的月理學
這本文集的十二篇故事,每一篇都採用對應主題的語言來描繪那個宇宙。各種界線不再清晰,包括現在和過去、虛構的文字與回憶錄或散文,同時質疑個體與群體記憶的可靠性,以及未來可使用的傳播工具。
■作者簡介 茱迪思‧夏朗斯基
一九八○年出生於昔日東德北部靠海的城鎮格來斯瓦德(Greifswald),主修藝術史與傳達設計,目前住在柏林,從事自由寫作與設計。二○○六年由赫爾曼史密德美因茲出版社(Verlag Hermann Schmidt Mainz)出版的印雙字體集《我愛斷折字體》(Fraktur mon Amour)獲得多項設計獎。第一本文學作品《藍色不適合你》(Blau steht dir nicht),描述一名女孩對出海遠航的憧憬,於二○○八年問世,由瑪赫出版社(Mare)出版。二○○九年獲得洛杉磯「奧若拉別墅」(Villa Aurora)頒發的獎助金。《寂寞島嶼》(Atlas der abgelegenen Inseln)榮獲德國書藝基金會(Stiftung Buchkunst)首獎,並獲選為二○○九年度「最美麗的德文書」(das schönste deutsche Buch des Jahres),隔年亦贏得二○一○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設計獎(銀獎)﹔已有外語譯本陸續在英國、法國與美國問世。《長頸鹿的脖子》(Der Hals der Giraffe)入圍二○一一年德國圖書大獎,並獲選為二○一二年「最美的德文書」,且譯成二十多種語言。《逝物之書》於二○一八年獲得「威廉拉貝文學獎」(Wilhelm Raabe-Literaturpreis),二○一九年亦獲選「最美麗的德文書」。
■譯者 管中琪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畢,自由譯者。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